今年下半年,新能源汽车勇猛推进。
根据乘联会数据,仅7月1日至28日,新能源车销量就达到72.2万,渗透率稳超50%,加速了燃油车的退市。
然而这一现象背后,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,头部车企譬如问界理想,已经出人头地,但仍卷得厉害。腰部车企譬如小鹏哪吒每况愈下,有的优化降薪,或有出局危机。
这给我们提了个醒:买车可不能盲目,未来几年,或许仅有2类汽车比较靠谱,可以闭眼入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这必须从汽车市场的现状说起。
汽车市场的现状
来到2024年,汽车市场的走向已经很清晰了。
一方面,随着丰田转向插混,大众拥抱纯电,燃油车气数已尽。
毕竟,车企都不开发新车了,可能就是想你想支持,也无从下手了。
但聊以安慰的是,油车虽不更新,却再疯狂降价。
譬如,凯美瑞降到13万,速腾落到9万,BBA虽然明确退出价格战,但就眼下状况来看,下半年很难不继续打折,不然销量根本兜不住。
另一方面,则是混动强势崛起,抢走了纯电汽车的风头。
这也与我们早前的观点互相背离,但续航焦虑,的确是比想想更严重。
而混动可油可电的优势,不足了这一短缺,乘势而起。
细分来看,混动市场也形成“高端增程、低端插混”的两极分化。
在这样的趋势下,今年似乎仅剩小鹏、蔚来死磕纯电,其他车企,譬如阿维塔、小米、智己,都开始做增程了。
不过,在价格战的背景下,车市变化剧烈。
那未来几年内,又会有怎样的趋势呢?
汽车市场的未来趋势
总的来看,就是变幻莫测,但尽可能地搜罗蛛丝马迹,也能管窥一豹。
大面看家,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测,到2035年,新能源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90%,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。
但距离2035年还有11年,实在太久,参考价值不大。
今明2年的趋势如何呢?这不妨分成2个点来看。
第一点,由于新能源份额增长过快,转型迟缓的海外车企,将会大规模出局。
仅就现在而言,迹象就很强烈了。
譬如,本田、日产,不仅是经销商跑路,工厂也在关停,就连宝马奥迪也快兜不住了。
虽然说这些车企转型,但又能怎样,市场要靠产品力说话,不是你转型就能稳赢的。
因此,海外车企大量退出,是不可避免的,千万要提防。
另一方面,国内许多车企也会淘汰出局。
尤其是那些腰部或腿部的新能源车企,像哪吒、小鹏等,都有些岌岌可危了。
关键是,电车的体验,依赖“云服务”与“系统OTA”,一旦车企倒闭,后续用车肯定一地鸡毛。
因此,在此背景下,也许只剩下2类汽车,是比较靠谱的!
哪2类汽车比较靠谱
第一类就是,很便宜的油车或插混
譬如9.98万的秦L,亦或者6.98万的轩逸,都很不错。
因为这类车型体验不错,油车胜在稳定,插混可油可电,但仍然是以油为主,不怕电池折损。
相比之下,若是电车,就难避免续航越跑越短的命运,越来越难用。
更可贵的是,由于很便宜,这类车企往后看,也没啥掉价空间,主打一个心情稳定。
第二类就是,豪华的增程汽车
虽然眼下而言,增程只是纯电的妥协品,但就实际体验而言,堪称完美。
不仅有跟纯电一样的性能与智能体验,得益于内燃机的辅助,还避免了续航担忧。
也是因为这样的优势,现在各家新势力,都在致力这一技术了。
不过由于增程的体验依赖大电池,那些低端的增程,受制于成本,很可能偷工减料,就不要考虑了。
至于豪华油车与纯电,后期体验每况愈下,也不是明智的选择。
总的来说就是,就当前车市的现状与趋势来看,未来几年,恐怕就只有廉价的油车/插混以及豪华的增程比较靠谱。
至于纯电,恐怕还是比较遥远的未来,要等固态电池出来才能考虑。
此外还要留心车企的可靠性,那些濒危的小品牌,一定要保持距离。